新聞:0791-86849275 廣告:0791-86847125 投稿:news@jxwmw.cn
 

您當前的位置 : 江西文明網  >  專題頻道  >  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(xiāng)風  >  移風易俗_新生活  >  文化生活

激活“末梢神經”

——吉水縣探索文明實踐新路徑

2022/08/11 16:09   作者:鄭 瑩  編輯:鄧望   來源:江西日報

  志愿服務遍布城鄉(xiāng)、理論宣講形式多樣、文化活動豐富多彩……近年來,吉水縣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,統(tǒng)籌城鄉(xiāng)互動,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打造成集思想引領、道德教化、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基層綜合平臺,建設“傳播思想、實踐文明、成就夢想”的百姓之家,激活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“末梢神經”。

  強實踐 提升新時代志愿服務

  6月20日,家住鑒湖社區(qū)的“時間儲蓄”志愿者皮語涵,拿著記有800分的“存折”,來到社區(qū)換取了1個電飯煲。皮語涵是一名在校大學生,2021年7月加入社區(qū)志愿服務隊,利用假期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!皡⒓又驹阜⻊盏某踔圆⒎菫榱藫Q取獎勵,但積分對我們堅持志愿服務能起到激勵作用!逼ふZ涵說。

  志愿服務攢積分,愛心付出有禮遇。今年3月以來,吉水縣以黨建為引領,在文峰鎮(zhèn)推行“五個一”工作法,即組建一支志愿隊伍、發(fā)布一張志愿清單、推行一套公益服務、儲蓄一本時間存折、兌換一份愛心物品,引導黨員、熱心居民、社區(qū)干部等注冊成為“時間儲蓄”志愿者,向其發(fā)放積分存折!皶r間儲蓄”里的積分不光可以兌換電飯煲、紙巾等生活用品,還可以兌換生活服務。目前,該志愿服務隊伍已有836人,開展志愿服務189次,服務群眾超2萬人次。

  建平臺 拓展新時代文化陣地

  “周末的時候,我和同學會來這里寫作業(yè)、看書、剪紙、下棋!痹谖姆彐(zhèn)葛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城南小學學生肖紫涵說。2018年,葛山村整合各方資源和資金,將一處廢棄倉庫改造成文明實踐站!斑@里有圖書閱覽室、學習強國網絡平臺、電影電視、文化廣場,道德課堂也設在這里,可以提供多種文體活動,是村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!备鹕酱妩h支部書記王月承說。

  近年來,吉水縣不斷搭建基層公共文化活動平臺,加強城鄉(xiāng)公共文化設施建設。目前,已建成1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、28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。

  搭戲臺 暢享新時代文化生活

  “平時看戲只能在電視上看,現在劇團將演出送到了家門口,這么精彩的節(jié)目,可不能錯過。”近日,在楓江鎮(zhèn)南嶺村,村民拿著小凳子趕到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小廣場,占好位置觀看演出。根據村民愛看采茶戲的習慣,吉水縣創(chuàng)新理論宣傳方式,組織人員將黨史知識、疫情防控、防溺水、惠民政策等內容改編進采茶戲,用村民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黨的創(chuàng)新理論進入尋常百姓家。

  為促進優(yōu)質公共文化服務向基層深入延伸,吉水縣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惠民活動,創(chuàng)排了《毛委員調查來木口》《井岡魂》等紅色舞臺戲曲,“紅色文藝輕騎兵”送戲下鄉(xiāng)110場,送電影下鄉(xiāng)4600余場,持續(xù)開展“送書下鄉(xiāng)”活動,極大地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業(yè)余生活。

更多相關新聞及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"文明江西(wenmjx)"和官方APP"文明江西"。

關于我們 | 網站導航 | 廣告服務 | 意見建議 | 贛公網安備 36010802000294號
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、江西省文明辦 主管 | 江西日報社 主辦 | 舉報電話:0791-86847779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證號:1409348 贛ICP備08100009號-1
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:36120170003 贛網文[2021]1463-016號
出版許可:新出網證(贛)字07號 經營許可證編號:B2-20070031 國新網許可證編號:3612008001
新聞投稿:news@jxwmw.cn 文明創(chuàng)建投稿:jx-wmb@163.com
  • 客戶端
  • 官方微博
  • 官方微信